在为美股买单背后高价狂欢谁
说实话,看着美股一路高歌猛进,我这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觉得不可思议。美国股市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,明明已经吃撑了,还能继续往嘴里塞蛋糕。最新的MSCI美国指数市盈率已经飙到23倍了,这可是25年来最夸张的溢价水平。 记得上个月和华尔街的几个老友吃饭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市场完全不顾传统估值逻辑,越是贵的股票越有人抢着买。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,不过这次似乎有些不同。 上周参加一个投资论坛时,某位基金经理开玩笑说:"现在买美股就像在奢侈品店购物,价签越贵越显身份。"这话还真没说错。那七家科技巨头(苹果、微软、亚马逊、谷歌、Meta、英伟达、特斯拉)几乎成了市场的风向标。有意思的是,除苹果和特斯拉外,其他五家的持仓比例都高得离谱。 我认识的一位量化分析师最近做了个有趣的统计:如果把"七巨头"剔除,标普500指数的表现会大打折扣。这就像一场演唱会,其他499家公司都在当伴舞,聚光灯永远打在这七位主角身上。 记得2018年市场回调时,大家还在讨论估值回归的问题。如今的市场已经完全变了样。前两天和凯投宏观的詹姆斯·赖利通电话,他提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:美国市场的流动性就像永动机,源源不断地推高股价。 这让我想起去年参观纽约证交所时的场景。交易大厅里人不多,但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活跃。被动投资的兴起改变了一切,指数基金就像个不知疲倦的购物狂,不管价格高低,照单全收。 说实话,每次看到客户重仓科技股时,我都会想起2000年的教训。但现在的市场环境确实不同。人工智能带来的想象空间,让投资者愿意为未来买单。就像我常对年轻分析师说的:"在华尔街,有时候最贵的东西反而是最安全的。" 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分化行情也让人担忧。上周有位老客户给我看他的投资组合,七巨头占了60%仓位。我半开玩笑地问:"你这是投资还是赌博?"他笑着说:"在市场疯狂的时候,保持理智才是最危险的。" 市场永远是对的,但历史告诉我们,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。眼下的美股狂欢还能持续多久?恐怕连最聪明的分析师也给不出确切答案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当音乐停止时,最后离场的人总要付出代价。美股狂欢背后:谁在为高价买单?
科技巨头撑起半边天
流动性的魔法
危险的游戏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降息不是万灵药:9月降息后市场真的会狂欢吗?
- Synthetix迎来反弹契机?市场情绪悄然转变
-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滞留美国始末:一场监管风暴下的个人抉择
- Web3教育新贵:HOOK能否成为下个现象级项目?
- 以太坊多空拉锯战:8.21行情深度解读与实战策略
- 传统银行拥抱加密时代:Raiffeisen银行2024年开启数字货币交易新纪元
- BNB暴跌后能否绝地反弹?市场释放这些关键信号
- 元宇宙游戏:一场正在上演的虚拟革命
- 从偏见到顿悟:我的链上支付认知蜕变
- RWA信贷市场迎来爆发?从Goldfinch暴涨53%说起
- 当权力露出獠牙:赵长鹏的美国困局启示录
- 香港加密新政周年记:合规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
- 比特币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:历史高点魔咒再现?
- 新掌门人上任首日:币安将如何书写新篇章?
- 市场迎来关键节点:小非农数据与月线收官的双重考验
- 币安换帅风波:这位新加坡老将凭什么接手加密货币帝国?
- Qubic攻击门罗币:一场足以改写加密世界规则的警示
- 犹太资本的游戏:币安300亿罚单背后的金融暗战
- GAS代币上演疯狂一夜:32%暴涨背后的智能经济新故事
- Terra生态代币为何突然诈尸?深度解析LUNC和USTC的逆袭之路
- 搜索
-